1982年12月8日,中國馬術協(xié)會成為國際馬術聯(lián)合會正式成員,自此中國馬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至2022年,中國的馬術運動已歷經(jīng)四十年風風雨雨。《馬術》雜志推出《中國馬術四十年》特別策劃,講述那些為中國馬術做出貢獻的人物故事。時光易逝,彩云易散,縱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依舊能在時光的車轍中,找到值得我們銘記的那些人、那些事。 中國馬術奠基人 回顧張漢文的一生 1926年9月9日,在山西省五臺縣北大賢村,一名男嬰呱呱墜地。當時在場的所有人或許都不會想到,他們眼前這個哇哇大哭的孩子,日后會成為中國馬術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而這名的男嬰,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張漢文。 1944年,張漢文高中畢業(yè),考入了清華大學,后因國事、家事等,轉入黃埔軍校20期騎兵科。 張漢文在內(nèi)蒙古騎兵第五師 解放后,張漢文先是在軍委騎兵學?;I備處工作,后帶著幾十匹訓練有素的馬來到內(nèi)蒙古軍區(qū),舉辦馬術訓練班,為部隊培養(yǎng)骨干。 時間來到1956年,這對于中國馬術來說無疑是具有特別意義的一年。1956年1月1日,內(nèi)蒙古馬術隊成立,這是新中國的第一支馬術隊,張漢文任教練。 1975年北京全運會時,內(nèi)蒙古馬術隊的表演 上圖女騎手為烏云娜,系障礙騎手鄭文杰母親 1982年中國正式加入國際馬聯(lián) (FEI )。1983年9月14日至28日,中國馬術隊參加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一屆亞洲馬術障礙比賽”,張漢文任教練,運動員蘇達畢力格獲“個人獎”第七名。 1959年第五期教練員培訓張漢文與學員合照 在之后十余年里,張漢文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國馬術人才,其中包括后任武漢東方神馬國際賽馬場總教練的王新元、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平地賽馬的女練馬師王慧杰、后為廣州賽馬會練馬師的姚立松、多次獲得全國馬術障礙賽冠軍的朝魯以及中國馬術場地障礙賽標志性人物哈達鐵等。 張漢文長子張立軍對父親的回憶: 張立軍與父親同框(左下張漢文,右上張立軍) 父親一直話很少,對內(nèi)蒙古馬術隊所有的學員都很嚴厲,嚴厲到脾氣火爆的程度。父親為人正直,不管是對我,還是對其他的學員們都一視同仁,也正是因為他耿直、坦率的性格,讓他受到了大家的喜歡。 張漢文奶奶(左)張漢文父親張璽(中)張漢文爺爺(右) 父親張璽是山西省五臺縣耿鎮(zhèn)中學的創(chuàng)建人,直到退休為止,他一直擔任該校校長一職 父親在黃埔軍校的學生時代非常勤奮好學,因此有很扎實的馬術基礎,也因此他有能力去帶領各省隊進行馬術訓練。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父親非常熱愛馬術運動這項事業(yè)。他在世時,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們中國的騎手能夠走出國門,代表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綻放自己的光彩。 小的時候,我很少能見到父親,父親每天都在馬場從早忙到晚,一般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回來,他都會帶著他的學生,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其樂融融。再后來,1973年,我進入了內(nèi)蒙古馬術隊,1982年中國加入國際馬術聯(lián)合會,在國際馬聯(lián)的幫助下,亞馬聯(lián)給我們輸送了以山協(xié)洋為代表的優(yōu)秀教練,父親也帶著幾位優(yōu)秀學員前往日本,連續(xù)兩年在亞洲馬術障礙比賽取得了成績。我也得以有更多機會在日本學習和進行馬術訓練。父親雖然沒說過,但我知道,他對我有很多期盼,也希望我能夠在馬術領域做出自己的成績。 原南斯拉夫考察地中海運動會時留念 這么多年父親對工作一直是兢兢業(yè)業(yè),非常熱愛,也非常珍惜馬術行業(yè)的人才,帶出了優(yōu)秀學員如哈達鐵、劉同晏、多里坤、帕力旦、措東、宇宏等等優(yōu)秀的騎手,為內(nèi)蒙古隊、新疆隊、西藏隊早期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惟愿此身筑廣廈, 種成桃李滿人間。 ——張漢文 圖/張立軍 參考文獻:王振山《中國現(xiàn)代馬術的鼻祖——張漢文》 |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