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在線 首頁 馬術雜志 見解/聚焦 查看內容

南國烽煙起,中巡賽廣州決戰(zhàn)重溫情

2022-9-15 10:28|來自: 《馬術》2017年12月刊

摘要: 陳慧麗女士曾說:“參與組織賽事十年來,馬術最讓我癡迷的地方就在于其所強調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是騎手與馬之間的溝通、愛的力量和換位思考這些品質,還有謙遜、努力等等這些所代表的騎士精神一直激勵著我,讓我從未想 ...


陳慧麗女士曾說:“參與組織賽事十年來,馬術最讓我癡迷的地方就在于其所強調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是騎手與馬之間的溝通、愛的力量和換位思考這些品質,還有謙遜、努力等等這些所代表的騎士精神一直激勵著我,讓我從未想過放棄。”

入冬后的北國已顯出蕭索零落,而南國風光依舊鮮花圍城。2017賽季的浪琴表中國馬術巡回賽從大連金石灘起航,走過天津環(huán)亞馬球會,輾轉北京天星調良國際馬術俱樂部后,最終落腳廣州黃村體育訓練基地。11月17-19日,來自全國各省市俱樂部的100多對人馬組合匯聚羊城,共同角逐 2017 浪琴表中國馬術巡回賽香港賽馬會杯廣州總決賽的榮譽。

人馬躍不停,賽場秀實力

本次 2017浪琴表中國馬術巡回賽香港賽馬會杯廣州總決賽由中國馬術協(xié)會主辦,中馬國際馬術運動發(fā)展(北京)有限公司以及廣州省黃村體育訓練基地承辦,賽事總獎金為165萬元,比賽由浪琴表大獎賽、香港賽馬會杯冠軍賽、挑戰(zhàn)賽和精英賽四部分構成。另外,兼具趣味性與觀賞性的斯巴魯車馬賽與超高賽更是中國馬術巡回賽的兩大亮點。

作為本屆賽事的壓軸大戲,145-150CM級別的浪琴表大獎賽首日比賽共有29對人馬組合參與角逐,幾乎匯集齊了國內最頂尖的騎手和馬匹組合,既有曾代表中國隊出征奧運的騎手黃祖平、李振強、張濱,也有曾代表中國香港隊出戰(zhàn)的騎手林立信和鄭文杰,同時還有來自德國的奧運冠軍拉斯·尼伯格(Lars Nieberg)、意大利名將費德里科·奇瑞斯(Federico Ciriesi)、法國名將、中國馬術巡回賽富國高銀杯天津站浪琴表大獎賽冠軍得主奧利維爾·吉?。∣livier Pierre Guillon)、荷蘭名將格列柯·施羅德(Gerco Bernardus Schroder)等多位世界頂級名將同場競技。

荷蘭騎手文森特·韋穆倫(Vincent Vermeulen)是上一站中國馬術巡回賽復星杯浪琴表大獎賽的冠軍得主,本場比賽率先出場即以強勢成績挺進附加賽。之后多位騎手均因打落一桿抱憾而歸,直到李振強和蒙全威接連順利過桿才重新點燃賽場士氣。之后張濱搭檔卡什一上場即顯示出極強的自信和魄力,直接挑戰(zhàn)文森特打下的61.25S的記錄,雖然以0.03S之差挑戰(zhàn)失敗,但仍然穩(wěn)居第二位。當本輪比賽接近尾聲時,邊巴次仁策騎哈斯蓋居然一舉刷新了記錄并將比賽成績更縮短了3S,當他跨越最后一道障礙的時候現(xiàn)場觀眾不禁一陣驚呼。然而不可思議的還在后面,法國名將奧利維爾·吉隆,完全拿出了世界一流騎手的拼勁和實力為中國的騎手和觀眾獻上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極限絕殺,斬獲首場浪琴表大獎賽的冠軍。

次日的浪琴表大獎賽總決賽共有27對人馬組合參與角逐,領先上場的幾位騎手均出現(xiàn)多處打桿,超時,直到第10對組合法國騎手奧利維爾·吉隆騎乘 GRC TADMUS 成功越過最后一道障礙才打破窘局,成功進入第二輪的挑戰(zhàn)。中外騎手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意大利場地障礙設計師安德烈·哥倫布(Andrea Colombo)在場上挖的一個個“坑”。中國名將額爾登·吉日嘎拉策騎騰達在前段賽程中均保持著高質量的越障控韁,可惜在倒數(shù)第二道障礙處打落一桿,無緣附加賽。緊接著出場的德國奧運冠軍騎手拉斯·尼伯格在最后一道障礙處打桿,更加令人惋惜。不過好在荷蘭名將文森特·韋穆倫和戰(zhàn)馬CEYLON III 終于實現(xiàn)了觀眾的期待,附加賽賽場再進一員。而后,廣東隊李振強策騎木星,梁銳基策騎印第安納均不負眾望,挺進決賽。

在只有4位騎手爭逐的附加賽中,文森特·韋穆倫在越過最后一道障礙時幾乎落桿,冠軍之位就在一剎那間險些易主。選擇穩(wěn)中求勝的梁銳基順利越障,雖然罰時3分,仍然攬獲亞軍。奧利維爾·吉隆獲得季軍。

斯巴魯玩轉馬術,超高賽挑戰(zhàn)極限

作為中國馬術巡回賽每站賽事的保留節(jié)目,車馬賽一直都是中巡賽的一大看點。車馬賽要求騎手在先騎馬跨越障礙后,以最快的速度下馬并跑向汽車,安全坐定后,由早已等候在車內的隊友駕車躲過場地內的障礙物,用時最短者獲勝。本屆車馬賽共有 12 個代表隊參賽,最終代表駿威國際出賽的意大利騎手費德里科·奇瑞斯和愛爾蘭騎手馬克·威廉·麥考利成功衛(wèi)冕,代表吉林國龍出賽的邊巴次仁和段義華獲得亞軍,代表紅騎士馬術學院的吉日格拉圖和紅權獲得季軍。

超高賽中共設有6道障礙,其中5道屬于輔助障礙,打落也無妨,決定“生死”的是最后一道最高的障礙,也只有這道超高障礙計入最終成績。首輪挑戰(zhàn) 150CM高度,隨后每輪增加5CM,只有挑戰(zhàn)成功才能進入下一輪的挑戰(zhàn)。參與超高賽挑戰(zhàn)的原有7組人馬,不過考慮到馬匹的狀態(tài),有3位騎手選擇放棄比賽,最終只有4對人馬參與挑戰(zhàn)。

在首輪150CM挑戰(zhàn)中阿根廷騎手馬里亞諾·奧薩和戰(zhàn)馬Question V慘遭淘汰。155CM 高度,文森特·韋穆倫和 Baltic du Ry 挑戰(zhàn)失敗。凌駿馬術的吉日嘎拉圖騎乘騰格里挑戰(zhàn)至第三輪 160CM 高桿時,無奈打桿。愛爾蘭騎手馬克·威廉·麥考利和搭檔 EMS INRI DE REGOR 成功挑戰(zhàn)至 160CM 后就已經(jīng)獲勝,不過他并沒有就此止步,一人一馬,獨步全程成功挑戰(zhàn) 165CM,接著 170CM,一次又一次,現(xiàn)場響起激烈掌聲。不過為了馬匹著想,他選擇止步于此,收獲冠軍。

馬術匯心,情滿開幕式

今年是廣州黃村體育訓練基地承辦中國馬術巡回賽的第四年,經(jīng)過三年的醞釀,整個賽事上都有了全面提升,不同區(qū)域的觀賽座位設置各有特點,觀眾可以從多角度、近距離接觸馬術、接觸馬。觀賽之余或是參與到賽場外香港賽馬會展臺設置的“親子一刻,馬上行動”互動中;或是與孩子們一起專注于趣味拼豆游戲;或是與來自英國的品種設特蘭和廣西矮馬親密接觸,都是馬術生活的一種延伸體驗。從賽場周圍起伏的草地上所設置的障礙便可看出這整個區(qū)域原是一處三項賽場,觀眾在樹蔭下、草地上坐著、臥著不拘于形式愜意享受慢生活的樣子更讓人感受到馬術的親近和所帶給人的身與心的釋放。

在18日舉行的開幕式中,來自廣東隊的兩位盛裝舞步騎手顧兵和黃麗新人馬合一伴著悠揚的音樂,踏著動感又輕盈的舞步演繹出馬術的極致優(yōu)雅;而足具廣東傳統(tǒng)特色的舞龍、舞獅表演又為這場專屬羊城的馬術大賽畫上了“點睛”一筆。

此外,本屆中巡賽開幕式首次加入了騎師精神榮譽表彰環(huán)節(jié)。在天津全運會上,廣東隊10 位騎手包攬了全運會馬術項目的全部 6 塊金牌,其中梁銳基一人獨攬 4 塊金牌,成為中國馬術當之無愧的夢之隊。當騎手們走上場后,現(xiàn)場播放主辦方為騎手們精心制作的家人祝語視頻,正當視頻播放完之時,騎手們的家人走上賽場與騎手們相擁,事先對此毫不知情的騎手們一時間被如此的驚喜感動落淚,冠軍們將脖子上的金牌掛在愛人的頸上,懷中的孩子乖巧地伸出小手為英雄爸爸拭淚……親情、愛情、友情、師生情、人馬情充溢著整個賽場,觸動了在場的每一顆心。

精心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賽事組——路亞馬術的董事長陳慧麗女士曾說:“參與組織賽事十年來,馬術最讓我癡迷的地方就在于其所強調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是騎手與馬之間的溝通、愛的力量和換位思考這些品質,還有謙遜、努力等等這些所代表的騎士精神一直激勵著我,讓我從未想過放棄。”

本屆賽事的組織時間只有 2 周,在這兩周之內路亞馬術的整個團隊都為這場三星級比賽付出了巨大心血。當一切圓滿落幕,這個年輕的團隊才放心地收起了“工作臉”,盡情釋放他們的熱情、自由和灑脫,那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彼此的真誠,吸引著每一個走進他們的人。

結語

馬術真正的吸引力是什么,馬術精神的內核在哪兒,對于一個沒有真正參與其中的人來說曾經(jīng)了解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一些符號化的印象而已,雁過無痕。真正能夠觸動人心的東西都在點滴細節(jié)之處,很簡單,又很難,但只要付出了真心,他人便能感受得到。愛馬,愛生活,誠當如此。

編輯/吳曼 圖/賽事組織方提供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