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亞琛的激情還未從心頭褪去,6月的國家杯又帶給我們新的沖擊;馬迷們的男神女神們好像昨天還在歐洲大陸上激戰(zhàn),今天又現身在美洲的城市。在愛上馬之前,總感覺比賽太少,活動太少,但是稍加了解才發(fā)現,各種精彩只讓我們恨自己不能分身。在世界眾多各式各樣各種級別的比賽中,馬術雜志精心為您挑選了著名的幾大賽事,請隨著我們游世界,一起領略馬術賽事之美。 亞琛世界馬術節(jié)——馬術天堂 亞琛,一個對于中國人來說小到用雙腳就可以丈量的城市,卻是馬術選手和馬迷們向往的天堂?!斑@里的氣氛獨一無二”是我們在亞琛采訪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天堂之所以是天堂,不僅僅因為這里有著與馬相關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更因為這里有全世界最著名的賽事之一——亞琛世界馬術節(jié)。 亞琛馬術節(jié)自 1924 年首次舉辦后便發(fā)展迅速,僅僅三年后的 1927年,由障礙賽、盛裝舞步和速度賽組成的大賽賽制長度就超過了六天。雖然 1939 年到 1946 年間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停賽,但是從1947 年后,世界馬術節(jié)每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數十萬觀眾,匯聚到這里,一起見證世界頂級賽事的精彩。 馬術節(jié)的比賽項目也十分豐富,除了障礙賽、盛裝舞步、速度賽、四輪馬車賽以外,還有國家杯、馬術體操等項目。障礙賽和盛裝舞步都是世界頂級的五星級大賽,作為障礙賽的重頭戲:勞力士大獎賽,是總獎金高達 100 萬歐元的“勞力士大滿貫”中重要一站,更是障礙賽的重中之重。2015 年,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國選手布萊士(Scott Brash)和他的愛馬 Hello Sanctos 以三輪零失誤,決賽 48.04 秒的絕對優(yōu)勢摘得勞力士大獎賽桂冠。 不同于眾多可以選手自己報名的比賽,亞琛采取的是邀請制,這不僅保證了比賽的高水平,更增加了比賽的含金量,那一紙邀請,代表了參賽的資格,更代表了對選手在馬術界地位的肯定。 瑞典國際馬展——世界馬迷的神往之地 當我們見慣了馬兒在陽光下奔跑,室內體育場那變幻的燈光和多少有些局促的氣氛總是會讓我們更加興奮。在瑞典的斯德格爾摩便有這樣一個體育場,這里每年都會進行一場非常特殊的,沒有硝煙的室內馬術之戰(zhàn)。 1993 年,這里第一次舉辦了盛大的比賽,比賽只有兩個項目,盛裝舞步和小馬障礙賽(ponny hoppning)。然而這兩項比賽就像是開啟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瑞典國際馬展從此進入人們的視線,伴隨著越來越豐富的表演和展覽等其它內容,馬術比賽項目逐年增加。人們不單單把這里當成是一個觀看比賽的場所,更把它當成實用的市場、馬術愛好者交流和家庭聚會的勝地。2014 年的馬展上,某場比賽觀眾人數高達 1,3750人,這一數字打破了之前的紀錄,為瑞典馬展在世界馬術比賽史上又添了一筆。 說瑞典人愛馬,大概不會有人否認:這個民族無論老少,都能從這項運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有人鐘情于障礙賽的驚心動魄,有人癡迷于盛裝舞步的高雅華麗,有人欣賞高大的馬兒的昂首闊步,有人沉醉在小馬的憨態(tài)可掬。瑞典,一個將傳統(tǒng)與現代完美結合的國度,瑞典馬展,一個將賽事與周邊都做到極致的活動,確實值得全世界的馬迷為之神往。 漢堡德比大賽——1920 年設下的那道無法逾越的障礙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這個著名的港口城市就已經因為自己的德比大賽而享譽全球了?,F在,始于 1920 年的漢堡德比障礙及盛裝舞步賽每年依然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馬術愛好者。 漢堡的獨特之處是場地的自然條件。那里并沒有平整的土地,而是有幾處非常明顯的“小山丘”。比賽中,馬兒要躍過障礙跳到山丘上,也要從山丘上躍過障礙跳下來。有這樣純天然的障礙首先就給比賽參加了極大的難度。場地內的 17 處障礙是早在 1920 年就被設計好的,這么多年來除了障礙的高度,以及為了更好適應場地,對土壤做了少許變化外,其他的依然保留著最原始的樣子。在這些障礙中,一道被稱作“高墻(Gro?e Wall)”的障礙到今天為止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成功率最低的障礙之一。這是一個由高 1.2 米的山丘以及僅僅 3 米外的一個 1 米高的障礙桿組合而成。完成這道障礙,馬兒需要十足的勇氣和對騎手的信任,騎手更需要完美的下坡控速能力和在僅僅 3 米的距離間找到準確的起跳點越過障礙的能力。 每次觀看德比大賽,我們都在感嘆當初線路設計師的智慧,感嘆騎手那高超的技藝以及人和馬之間相互信任所帶來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馬術室內大滿貫賽——三大洲成就經典 由 EEM World 主辦的馬術室內大滿貫賽是世界馬術頂級賽事,靈感來源于網球賽事。借由環(huán)球賽事的概念,旨在把馬術比賽帶到國際體壇和社交界的最前沿。賽事由香港大師賽、洛杉磯大師賽和巴黎大師賽三部分組成。成功在三大洲舉辦的全部三項大賽奪冠的騎手不但會獲得高達 300 萬美元的總獎金,更可贏得 100 萬美元的額外獎金。全部五星的高難度比賽,如此高額的獎金,吸引著全世界馬術愛好者的目光。 亞洲——香港馬術大師賽 自 2008 年北京奧運會以來,馬術運動、馬術比賽都越來越受到亞洲,特別是中國人的矚目。2014 年底,香港正式獲得國際馬術總會認可,確定成為 2015 年度的浪琴室內大滿貫賽的揭幕之戰(zhàn)的舉辦地。 這是香港第三次舉辦該賽事,作為亞洲為數不多有資格舉辦五星賽事的城市,香港完美得讓人無可挑剔。中華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的現代文化在這里激情碰撞,相互交融。六場全部五星級的高難度賽事,幾乎打破紀錄的高上座率,馬術界時尚奢侈品牌的展會,米其林二星廚師的助陣,現場觀眾可以參與的互動活動……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在向世人展示香港大師賽的獨特之美。 2015 年 2 月,來自全世界的二十五位頂級障礙賽選手在香港展開了比拼,除了那些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外,香港選手梁巧玲的參賽更是讓當地觀眾興奮,這標志著亞洲馬術在進步,亞洲騎走逐步也走向世界,在第一集團中占有一席之地。 美洲——洛杉磯馬術大師賽 2014 年 5 月,浪琴正式宣布成為首屆在洛杉磯舉辦的馬術室內賽的官方冠名合作伙伴,這是繼香港和巴黎后,首次在美洲舉辦室內馬術大師賽。洛杉磯大師賽延續(xù)了香港大師賽和巴黎大師賽的獨特風格,把賞心悅目的馬術比賽,結合當地特殊的文化娛樂節(jié)目,以及奢華的休閑生活體驗一次性地呈現給全世界的馬術愛好者。 洛杉磯馬術比賽依然由六項五星賽事組成,包括障礙賽、速度賽和盛裝舞步等。比賽的重頭戲便是馬術室內大滿貫賽事之一的浪琴大獎賽,總獎金依然高達 100 萬美元。另一個同樣讓觀眾屏住呼吸的精彩比賽是浪琴速度挑戰(zhàn)賽。大賽不但要求騎手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全程,而且比賽過程中不能碰掉障礙,否則每個掉落的障礙將加罰兩秒鐘。如何能在速度與穩(wěn)定中找到最佳點是每個騎手面臨的大難題。也正是因為這難以找到的平衡,讓比賽更加引人入勝。2015 年 10 月,可以容納 3 萬名觀眾的體育場將再次被“戰(zhàn)火”點燃。 歐洲—巴黎馬術大師賽 相比于另兩項大滿貫賽事,在浪漫之都巴黎上演的巴黎大師賽可謂歷史悠久。評論家們一致贊譽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精彩賽事。 其實簡單說來用三個詞就可以精準得形容這比賽:邀請賽、影響力、專業(yè)。正是這三點,巴黎大師賽有魔力般地吸引著全世界頂級騎手帶他們的頂級戰(zhàn)馬,一次又一次的來到這里,爭奪那座冠軍獎杯,爭奪馬術愛好者們心中的王者寶座。 《馬術》雜志曾經介紹過不同等級賽事的獎金標準,作為五星賽事,特別是享譽全球的五星賽事,高獎金是必要條件之一。2015 年的巴黎大師賽共設有21 個比賽項目,浪琴速度賽、古馳金杯賽(Gucci Gold Cup)單項總獎金高達 10 萬歐元,而大滿貫賽事之一的浪琴大獎賽的總獎金更是高達 35 萬歐元??吹竭@個數字,你是不是也和記者一樣,不禁替冠軍選手計劃起來,這錢,該怎么花呢? 和其他賽事一樣,巴黎大師賽除比賽外還精心為觀眾設計安排了一系列的演出和活動,讓到會人員更有參與感,更能近距離接觸馬,感受馬術的魅力。小馬速度賽(pony race)就是這樣一個別出心裁的活動,緊張比賽了幾天的騎手和觀眾都可以在這趣味的表演中好好地放松一下。馬術,其實還是件很好玩的事情。 不但如此,巴黎大師賽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展區(qū)設有專門給小孩子準備的迷你馬試騎區(qū)。小小的迷你馬個頭比金毛等稍大型的犬類還要小些,性格極其溫順,1 到 5 歲的小孩子可以在這個場地進行他們和馬兒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有一句話說:愛馬的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巴黎大師賽每年都不忘把慈善當做比賽的一部分來認真執(zhí)行,甚至專門安排一場比賽,將比賽的收入全部捐給有需要的兒童。 馬術,我們的旅程在繼續(xù) 從一星賽到五星賽,從團體賽到個人賽,從非職業(yè)到職業(yè)賽,全世界的馬術比賽不計其數;從側重馬匹成長的年輕馬比賽,到關注年輕騎手的年輕組比賽,馬術比賽的目的不盡相同;從室外普通賽,到室內燈光賽,馬術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馬術在發(fā)展,賽事在進步,越來越多的城市,越來越多的賽事躋身世界著名的行列,《馬術》雜志將一如既往地為您帶來最新最快的馬術報道,帶您隨著比賽游世界。 |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